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例行发布会上获悉,目前,我国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已经发布30项,正在制定的有84项,基本覆盖了基础软硬件、关键技术、行业应用和安全治理。

  今年,国家标准委在多模态大模型、智能体、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,以及钢铁、电力等传统行业应用方面,新发布了10项国家标准,立项了48项技术文件,加速牵引创新走向落地。“AI服务器性能测试方法”“异构加速器统一接口”等标准,把算力测评和软硬件接口统一起来,夯实了国产AI生态的根基。 中国牵头立项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处理指南》国际标准,正在把“中国方案”变成“世界语言”,为全球AI治理贡献中国智慧。

  同时,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,已经发布国家标准126项,还有41项正在研制。覆盖工业、服务、人形、教育等多个领域,构建起“基础通用、零部件、整机、系统集成、行业应用”五位一体的标准框架,有力支撑了整个产业规范发展。

  国家标准委正全力推动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,下一步将重点攻关人形机器人安全、驱动技术、数据利用等标准。

免责声明: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市场公开消息研报和数据整理,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,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,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,应自行承担风险,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但法律责任。


0 条评论

发表回复

Avatar placeholder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